单侧耳聋的原因
单侧耳聋分为先天性和后天继发性。
先天性单侧耳聋可能与遗传因素、孕期因素、环境因素等有关,比如说出生时即存在的单侧耳聋,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等。
先天性单侧聋
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
后天继发性单侧耳聋常见的原因有听神经瘤术后单侧耳聋、突发性单侧耳聋、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颞骨骨折、鼻咽癌、腮腺炎、梅尼埃、颈静脉球瘤等由于外伤、病变引起的单侧耳聋。
突聋
慢性化脓性中耳炎
听神经瘤
胆脂瘤
单侧耳聋的听损表现
患耳听不到声音、嘈杂环境下,言语分辨率低、不能判别方向,不能进行声源定位。
单侧耳聋对生活的影响
复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,多人交谈时跟不上谈话节奏、遗漏谈话信息,工作能力被质疑。
患侧边的声音听不见或听不清,导致会议等场景中聆听困难,因而被迫挑选特定的位置来改善。
患侧边的声音听不见或听不清,但一些特殊场合无法挑选位置,只好“过度转头”来改善,场面怪异又尴尬。
患侧边的声音听不见或听不清,他人打招呼的声音常被忽视,因此被误会高冷......
声源定位能力下降,造成出行中的安全隐患,甚至危及生命!
复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,导致婚礼这类场景中很难听清,对这些场景中的交谈感到焦虑和恐惧......
社交的场合总是人多嘈杂的,单侧聋后根本无法融入这些环境中的交谈,逐渐失去自信,逃避社交,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困扰。
单侧耳聋的潜在危害
神经系统退化,听觉中枢功能、记忆力和理解力退化,大脑发生改变,导致社会心理、情感、认知功能变差[1-3](一侧大脑长期缺乏声音刺激,左右大脑半球的沟通减少,在一侧听觉中枢处理能力减弱时,大脑认知功能的负担却在加重)。
双耳听觉的重要性
双耳都听的好是至关重要的!双耳一起听,才能听到身体周围360°范围内的声音(头影效益);双耳配合听到的声音会更大更清楚(双耳的音量整合效益)、会有立体感(双耳的融合效益);双耳配合能锁定想要听到的内容、选择性的忽略掉一些干扰噪音,在多人交谈、嘈杂环境中交谈时才能听清楚(双耳的降噪效益);双耳配合才能更准确快速的分辨出声音的方位(定位效益)。除此之外,听的好了、才能及时准确的反应,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,才能在社交中从容、自信。如果一只耳朵听不见了,好耳朵的听力还可能被拖累,导致听力的下降;最后双侧的听觉、言语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中枢功能将退化、重组…… 所以一只耳朵听不见对我们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亚于双耳的听力损失,一样要重视,要尽早干预。
单侧耳聋的干预方案
目前随着科技发展已有CROS、电子耳蜗、骨传导助听器等干预手段。
对传式气导(CROS助听器)无需手术,但双耳均需佩戴助听器,听损耳侧的声音,通过无线传输给好耳朵上的助听器,干扰好耳朵本身听声,人工耳蜗可建立真双耳聆听,真正建立双耳生理听力功能(对于部分听神经瘤患者无效),但音质和健耳侧听到的自然声音差距大,需要手术,价格较昂贵。骨导助听器从形式方面可分为手术与非手术,从传导方式上又可分为直接骨导和经皮骨导,可以开放双耳且佩戴形式多样,接受度较高,其中直接骨导听声效果最好。目前非手术类骨导已形成无创医用级骨导听力解决方案,涵盖经皮骨导(软带式、眼镜式、粘贴式)及直接骨导(牙骨传导),无手术风险,接受度较高,隐蔽性好,且不影响核磁共振,检测时取下产品即可,价格只需手术类产品的六分之一。
直接骨传导 Direct-drive Bone Conduction
振动装置直接与颅骨相连,声音振动刚性传导至颅骨和耳蜗,中间无皮肤和软组织衰减,声音无损传导。外科植入式骨锚助听器通过手术植入钛钉(穿皮外接振动装置)或植入整个振动装置到颅骨(如骨桥);牙骨传导通过将振动单元与颅骨紧密相连的牙齿耦合,将声音振动刚性传导至颅骨和耳蜗,中间无皮肤和软组织衰减,用无创方式实现直接骨传导。
经皮骨传导 Skin-drive Bone Conduction
振动装置位于头颅皮肤外,声音振动经过皮肤和软组织传导至颅骨和耳蜗,部分声音(尤其是高频信号)会被皮肤和软组织吸收和衰减(衰减15 至20 分贝[4-6])。常见软带、眼镜、粘贴式骨导助听器用不同方式将振动装置固定在头颅皮肤外;也有外科手术植入磁性基座至皮下来固定皮外的振动装置(如BAHA Attract®)。
资讯来源:优声听力公众号
手机:0592-7189705 电话:400-8717-520
邮件:yzs1898@sina.com